作品欣赏 / PRODUCTS
|
石材文化柱创作思路: 以诗经的创作源头以及忠孝文化源头的历史背景为主题 1、《诗经1—诗经的产生》 吉甫作颂,穆和清风 其意思:表达的是周王朝老臣忧心国事的咏叹。 “穆如清风”:是指像清风那样有化养万物的雅德。 和美的像清风化雨滋养万物。 诗经的产生: 周王朝为了了解民情,从民间采集诗歌。每年的初春,冬天聚居在一起的百姓,将要分散到田野去,从事生产劳动。这时,采诗官就会摇着木制的大铃巡视在路上,向百姓采集民歌,然后将采集到的民歌献给朝廷的乐师,配上乐曲,唱给天子听。表现出当时社会的和谐,与繁荣景象。 2、《诗经2》 上部:闻鸡起舞(幼年生活场景) 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。说明尹吉甫幼时就很有抱负。 中部:吉甫作颂,穆如春风(作诗采风场景) 下部:启迪后人做“忠孝”的榜样(葬于青峰山天官坟) 西周以后的封建王朝一直把尹吉甫推崇为“忠义”至尊的化身,后来一直成为王公大臣们做人为官的典范。后来为尹吉甫在故地建墓、造庙,不仅为了纪念尹吉甫房陵出生,食邑房陵,采诗房陵,葬于青峰的历史事实,更为了启迪后人做“忠孝”的榜样。 3、《诗经3—中华诗祖尹吉甫》 尹吉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和文学家,《诗经》的主要采集者,被尊称为中华诗祖。 4、《忠》 文武吉甫,天下为宪 其意思是:文武双全的宰相吉甫,是各国卿相的榜样啊!吉甫文韬武略,治国安邦。 《六月》记叙的是周宣王时北伐游牧民族的事,但其目的是通过对这次战争胜利的描写,赞美宣王时的中兴功臣,也即这次战争的主帅尹吉甫文韬武略,指挥若定的出众才能和堪为“万邦为宪”的风范。 5、《孝》 上部:幼年时黄香刻苦读书; 中部:9岁丧母,为双目失明的父亲温席去蚊,扇风喂食,竭尽孝道; 下部,黄香做官时,资助贫困百姓,受人名爱戴。 6、《忠孝之邦》 上部:尹吉甫辅佐周宣王,卓著勋绩,表现为忠; 中部:天下无双,江夏黄童 解释:江夏为地名,在今武汉市。黄童指的是黄香。 黄香从前是汉朝人,在他9岁时就懂得侍奉父母的道理,夏天天气闷热,黄香就拿扇子扇凉父母睡觉的床和枕头,把蚊帐内的蚊子和吸血的小虫赶跑。冬天天气寒冷,黄香就用自己的体温使父母的被窝暖和,才招呼父母睡下,此为黄香温席的故事,号称“天下无双,江夏黄童”。 上一篇四大发明 |